当前位置: 首页 / 图片新闻

津渝闽组团式援藏团队聚焦“人才帮带” 加快提升造血功能

2018年11月19日 11时49分

【字体:

打印本文

分享:


昌都市教育人才组团援藏工作开展以来,津渝闽三省市组团式援藏团队明确工作任务,聚焦“人才帮带”,完善对接机制,促进共享共建,加快提升造血功能,全面提高教育援藏实效。


胡登孚副市长看望慰问援藏教师

重庆组团式援藏团队坚持授鱼与授渔并进。一是开展优质高效的教研活动。两年来,援受教师联合开展教研活动300余次,集体备课活动800余次,援藏教师在全校上公开课、示范课100余次,出月考、期中考、期末考等大型考试试题50余次。二是充分发挥课题研究引领作用。目前,共有10余名援藏教师成功申报区、市级课题七例,占全校申报的总课题的一半。三是联合本地教师开发“学生看得懂、教师用得上,专家评得过”的校本教材,促进教育质量提升。四是与本地教师结成“一对一”“一对多”互帮对子近80对,每周开展2次听评课,截至目前,结对听评课多达1500余节;五是指导本地教师参加“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共上传优课约140节,其中69节获市级优秀(占昌都五分之一,含18名援藏教师),22节获省级优秀(占昌都三分之一,含6名援藏教师),被评为国家级优秀的2节;指导本地17名教师两次参加“昌都市高中教师教学大赛”,9人获得一等奖,6人获二等奖、3人三等奖。

天津组团式援藏团队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一是严格落实集体备课制度,细化完善个人初备—集体研讨—完善教案—效果反馈—课后反思各环节,重点研究教材、教学方法、学习方法、高考考纲。二是完善听评课制度,要求受援校校长每期听课不少于25节,教务教科主任不少于30节,教研组长不少于20节,任课教师不少于15节。有针对性的组织受援校开展主要学科“菜单式”听评课活动,课后及时座谈点评。三是强化课题研究跟踪。援藏教师积极申请并参与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努力践行“以研促教”。援受双方教师90余人参与了课题研究,天津援藏教师参与的课题研究中2项获批自治区级课题,10项获批昌都市级课题。16名援藏教师申报了个人自主课题, 5名天津援藏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共计9篇。四是优化二高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从备课、上课、课后辅导、说课、学生教育、学科教研等方面对青年教师进行全程帮扶,针对青年教师开展了“做最好的自己”、“如何听评课”、“如何进行学科教研”等系列讲座,搭建科研交流平台。积极组织二高青年教师参与昌都市首届高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其中,2人获一等奖、2人获二等奖、2人获三等奖。参加自治区高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的二高教师,1人获得二等奖、1人获得三等奖。五是发挥二高大讲堂作用,开展了《用精细化管理助推教学质量提升》《读懂自己、读懂学生、读懂教学—做一个善于动脑的懒教师》《走向人文治理》等一系列专题讲座。

福建组团式援藏团队坚持常规与创新并重。一是营造浓厚教研氛围。受援学校与援藏团队以示范课、研究课、交流课为媒介,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两年来已开展各类研究交流课192余节,进一步巩固、夯实了结对帮教,较快地提高了教师教学技能与教研水平。二是扎实推进课题研究。援藏团队通过组织校内协调会、培训会,向有课题经验的教研员和教师请教等方式进行了有力的探索,提升受援教师科研能力。2017年昌都三高11个课题立项开题,2018年福建援藏队帮助受援校教师申报 16个市级课题;34名援藏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带动受援学校教师 21 人参与课题研究。三是制定“以赛促教”校本发展方案。通过举行知识技能比赛、说课(同课异说)比赛、信息化教学比赛、学科知识竞赛、书法比赛、优秀教案评比活动等,让老师们各显神通,互学共进。在昌都三高一年两次的教师业务考试中,福建援藏教师30人次获得学科第一名的好成绩。四是依托《三高夜校》、《三高教研》举办学术讲座活动。援藏团队请援藏管理干部、专任教师等,结合自身专业专长,自定主题,开展教育学术讲座,目前已组织开展各类讲座约60余场。五是开创援藏工作新模式,多渠道、多形式开展“送出去”“引进来”活动,目前已联系福建省教育厅开展“福建省十三五首批校长提高班”高端培训5人次;选派昌都三高骨干教师赴闽交流达7人次,昌都三高教师入闽学习跟岗培训达40余人次;联系福建教育学院为昌都培训两期教育管理干部和党务工作者培训班,共计63人次;开展了两期组团式培训,共计47人次。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

昌都教育